關于代理商模板
超值服務提供卓越產品
作為一個從業(yè)十六七年的老兵,我想寫寫我認為的2017年互聯網的紅利和機會所在,作為給大家的新年禮物,在此,祝大家新年快樂。
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年,互聯網依舊在向前飛馳,快到讓人應接不暇,作為十幾年的從業(yè)者,我試圖從這種快速中找尋那一點的規(guī)律,又如同在急流的大河中跳出水面的魚,盡我所能的看清眼前一點點水面。
2016年從使用習慣上來說,手機徹底打敗了PC,連我老媽,現在也是天天抱著手機,電腦上落了一層灰。在這種情況下,原來在pc端風光的互聯網企業(yè),如果不能重新占據用戶使用習慣,則都會江河日下,包括淘系的電商,太小的屏幕容納不下太多的商品信息,這種情況下,電商一定會有一個新的更適合移動互聯網的方式,具體落地是什么方式,值得互聯網人繼續(xù)探索。
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,另外一端的微信,則牛到令所有大佬抓狂,有一天,我因為某個項目要看看微信的各種功能,突然才發(fā)現,平時只是習慣了使用這么方便的工具,但微信原來已有這么多功能了,有聊天、群、視頻、公眾號、支付、出行、購物、小程序.......
小程序的推出,微信想成為操作系統的野心路人皆知,雖然現在有人反抗抵制,但大勢已成,流量紅利一旦釋放,再有戰(zhàn)略眼光的胖子也不得不隨大流,這是陽謀,但是你無計可施。小程序真正存在的基礎,是讓用戶方便,這就是天下武功的精髓了,無論你怎么折騰,用戶滿意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所以,這么看來,17年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者已經不需要選擇投資站隊了,直接抱企鵝粗粗短短的大腿就好了,而17年我認為所有的紅利,絕大部分都要與微信有關。
微信個人號將成為每個人的移動互聯網入口,這已經是一個非常肯定的判斷了,同時,在微信端,你和你的客戶距離最近,所以,2017年,微信個人號這邊肯定是有大紅利的,都值得大家深挖。
在基于社交基因的平臺里做銷售,這一直是一個挺沖突的事情,微信也一直態(tài)度曖昧,一方面,社交根基不可動搖,這是2萬億的根本所在,另一方面,如果可以不傷根本的去占領電商這一塊大蛋糕,那絕對更是做夢都可以笑醒的好事。所以,微商概念出來以后,官方一直觀望,希望通過自由發(fā)展,讓市場自己篩選出有價值的商業(yè)模式,一直到微商徹底亂套傳銷盛行,才開始管理。
在這樣一個平臺里,沒有搜索,沒有比價,有的只是內容和信息的傳播,而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形成自己的世界,真正的千人千面。在這種去中心化網絡里,沒有辦法掏錢買流量,必須自己去經營客群,很多電商人是不適應的。我個人感覺,應該是先形成品牌,通過品牌和內容,圈住屬于自己的那一波客戶,再賣貨!張小龍說過,“再小的個體,也有自己的品牌”,也就是說,要想別人記住自己,只有打響自己的品牌,使自己的IP可以被人識別和記住,盡量變成一個小中心。
自媒體也是重大的紅利市場,自媒體(公眾號、頭條號、各種號......),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內容為王,有內容,才會被傳播,在能抓住用戶的眼球,才能讓用戶幫你傳播。自媒體想要玩得好,還需要具備媒體人屬性,會傳播,我的理解是各自搭個舞臺,看誰會唱戲吸引的觀眾多了。
我認為自媒體不是一個單獨的買賣,還需要結合企業(yè)的產品和服務的,是一個廣播屬性的內容傳播工具,組織相對應的有價值的內容,給你的目標客戶,你就把他看作是你的一個電子報紙,發(fā)給你客戶看的,還帶點傳播屬性。
新的機會應該來源于新零售,這幾年實體店不好做,電商也不好做,但是巫哥覺得實體店+新電商的機會來了。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一大改變,就是大家不需要固定在電腦前上網了,坐車可以上網,飯館前排隊可以上網,人們不需要宅在家里上網了,所以,可以預見的是,商場里的人流會越來越多。這就是新零售的機會。每一個實體店,都將是一個流量入口,線下的流量成本開始低于線上的流量成本,這時,傳統生意邏輯之外,如果將每一個到店客戶網羅住,持續(xù)營銷,則帶來的價值將遠遠大于在店消費一次的價值。
當然,賣貨這事現在已經發(fā)展的比較深了,需要專業(yè)度,不再是工廠oem點貨就可以開賣了,這兩年喊的消費升級也是這個意思,普通商品上某寶一搜大把,為啥要找你買,請給我個理由先?所以,要賣貨,請升級供應鏈,拿出好產品,用專業(yè)度說話,再用情懷和營銷,去取悅你的目標客戶,這才是17年賣貨的邏輯。
說到這個,扯遠兩句,消費升級不等于把東西賣死貴,賣貴有沒有前途?有,但是消費的主力永遠是大眾,性價比也將是永恒不變的主題,誰拿出性價比,誰才能真正的得到用戶的擁簇,成就偉大。縱觀各個時期的偉大的賣貨公司,無一不是在所在的時代,提供了更高性價比的產品。
當然,還有一些具體的戰(zhàn)術,內容傳播、裂變技巧、自媒體矩陣、自動化營銷、社群玩法,每一項,都有很多值得細細研究的地方。
小程序目前有個大眾忽視的價值點,就是和智能硬件的各種結合,智能硬件原來需要用戶下載各種app,極不方便,現在通過掃碼即用,應該是真正把人和硬件連接起來了,信息互動有太多的想象空間,2017年應該是智能硬件重新找到自己定位的一年。
說的挺亂,總結一下,巫哥個人愚見,2017年的機會在于:
1、微信端低成本的流量,賣貨賣服務,怎么變現都行。
2、自媒體內容的傳播紅利。
3、線下實體結合社交網絡經營精準客戶。
4、智能硬件通過小程序和用戶交互產生價值。